2015年江西事业单位面试热点:新业态
【热点透视】
一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在转变。
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,“made in China”产品凭借人力资源和物美价廉的优势,行销于全球,中国人已用“中国制造”证明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商业意志,接下来该如何真正展现中国人的智慧?那就是“中国创造”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推动“三个转变”的重要指示:“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、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”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当前,我国也正逐步走向“中国创造”的康庄大道,在凝聚优秀人才方面,一些央企突破陈规,先后建立了首席专家、科技带头人制度,打通了职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晋升双通道。在提升品牌影响方面,从习近平出访印度将中兴手机作国礼相送、第一夫人彭丽媛用中兴手机,到近期APEC峰会上600万元的红旗L5国宾车(发动机自主研发),无不彰显着对中国品牌建设的重视度。在企业转型发展方面,注重产业结构调整,加大科技投入,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。一系列的举措,将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的种种束缚,形成“人人创新”、“万众创新”的新局面。
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”。我们有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,对推动世界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未来也必将会有更多的“中国发明”、“中国智造”、“中国创造”走向世界并且影响世界。
二、互联网+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“制定 互联网+ 行动计划”。所谓“互联网+”,政府工作报告如此解释:推动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,促进电子商务、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,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。
通俗来说,“互联网+”就是“互联网+各个传统行业”,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,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,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,创造新的发展生态。打个比方,第二次工业革命中,电力让很多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未来互联网也会像电一样,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,给每个行业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。
【意义】
新业态新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。
新业态新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着力点。
【对策】
一、要树立大产业发展理念。
二、要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。
三、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产业集群。
四、要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。
五、要为新业态新产业人才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。
六、要改革体制机制,完善保障政策。
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转型升级优化并存,传统动力明显减弱与新兴动力不断孕育并存,这些都是趋势性的深刻变化。尽管与传统产业、传统企业相比,‘新兴产业’的个头还小,还不足以抵消传统行业增速下降产生的缺口。但是,只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,为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创造好的环境,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、稳步迈向中高端水平的‘双中高’目标。